为什么现在游戏要实名认证(主要的原因原来是这样)

来源:鸭寮街 时间:2021-10-13 15:10 阅读

广大未成年人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是网络游戏的重要用户群体。然而,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依赖;一旦沉迷网游,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会在心智、情绪、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推行,针对的正是未成年人的沉迷现象。但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存在游戏账号租卖业务,用户可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这意味着,青少年进入网络游戏的第一道关口仍存在着漏洞,值得引起重视。

如今,网络游戏已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据统计,2020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786.87亿元,游戏用户数量达6.65亿人。《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中有62.5%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一段时间内,有些游戏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未成年人消费监管不严。对于游戏企业对未成年人身份审核不严格的问题,家长投诉数量较多。近期,针对游戏租号绕开防沉迷系统问题,一些游戏交易平台相继发布声明,称已采取严格措施禁止任何未成年人利用游戏交易平台买卖和租赁游戏账号。应当明确的是,游戏企业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必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切实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引导未成年人适度使用网络游戏,是监管部门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相关的实名认证系统在2007年就已投入使用并在全国推行,起到了积极效果。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篇章。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相关政策的落地见效,必将有利于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对于租卖游戏账号乱象,也应强化监管、着重治理,及时堵住防沉迷的漏洞。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游沉迷,还需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承担好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对家长而言,应当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用网习惯。生活中,有的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使得时段时长限制无法发挥作用,显示出加强家庭监护的重要性。此外,改善亲子关系是预防孩子沉迷游戏的有效途径。家长不妨多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等,引导他们远离网络游戏沉迷的泥淖。

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各有关方面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不断完善制度,及时封堵漏洞,加强有效监管,才能凝聚合力、破解难题,携手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个假期,对于很多没出门的人来说,也许在家玩游戏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数字时代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由此也带来一个中国家庭躲不开的烦恼——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

节前,未成年人迎来了“网游新政”,这项新措施下的“十一”假期,曾经让家长们头疼不已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能得到遏制吗?刷脸、实名认证能管得住孩子们超时玩游戏吗?

根据各大游戏厂商公布的信息,今年“十一”假期,每天20时至21时,未成年人可以登录游戏,其余时间未成年人禁止登录。

此前,比较热门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我的世界”等游戏均已响应新规,对防沉迷系统进行了升级:周一到周四的任何时段,未成年人账号都无法上线游戏;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只允许在20时至21时登录。很多家长表示,这样的系统太好了,借这样的机会,希望能多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周末也会多带他们出去运动。

市民方文斌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已经7岁了,随着防沉迷系统推出,孩子节假日玩手机的时间的确减少了。方文斌说:“防沉迷系统出来以后确实有作用,国家现在管控,我们家长放心了,孩子节假日玩手机时间也少了,现在我们没事的时候就一起出去玩,走走路,打打球。”

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游戏鱼龙混杂,不少孩子“十一”假期依然沉浸在游戏中。学生家长焦先生向记者坦言:“国庆期间我就没管得那么严,基本上他都是拿我的微信号登录,玩‘和平精英’‘王者荣耀’。我觉得防沉迷系统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经不起小孩的软磨硬泡,有时还会帮他刷脸,让他登录我们的账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游戏新政对自己的约束,实名制流于形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三学生陆政说,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会玩游戏,时长也绝不止1小时。“比如最近很火的一款游戏,只要拿父母的号注册一下,刷脸都不用。不可能控制在一小时,一般两三个小时、四五个小时很正常。”

此外,记者发现一些单机游戏根本不需要身份认证,甚至注册都不需要。高一学生陈余新说,现在他和同学们也会选择一些国外的小游戏,逃避系统时间限制。

今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那么,为什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实名认证在一些孩子那里成了摆设?各方还需要如何配合,防止游戏防沉迷系统被绕开?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实施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完善游戏产品分类、内容审核、时长限制等措施。

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组织213家单位联合发起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坚决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限制和充值消费额度等。

“十一”前夕,各地也陆续针对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出台了相关举措,其中福建省出版协会、福建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发布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倡议书》,希望相关企业和协会共同携手,深刻认识防沉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游戏内容审核把关,提升游戏品质和文化内涵,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相关部门发布的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望解决中国家庭备受困扰的网络游戏沉迷问题。“不管是游戏还是网络,不是说这个东西市面上不能有,而是作为未成年人不能过多接触。这个规定契合中国现在发展的实践,它解决了困扰每一个家庭很长时间的问题。”

不过朱巍表示,防沉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社会、学校、家庭等携起手来,才能为孩子驱散沉迷网游的迷雾。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原出处:https://news.yaliaojie.com/news/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