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到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是让西方对东方引起兴趣的一本书,是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完成的。但是,许多人怀疑他只是在说谎,在马可死前,他气愤的说:「我敢对天发誓,我看到的比我说出来的还多的多!」尽管后来西方人大多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对文化交流来说,是一本重要的书,但是,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仍然有著很大的争议。仔细说起来,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确实是一大悬案。认为他没有来过的人大致上用了这几个理由证明他说谎:
1. 马可波罗自称他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年仅23岁就当了扬州的行政官。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义大利人在扬州当行政官的纪录。马可波罗自称是1275年来华的,那时马可波罗也才来华两年而已,怎麼可能当得上扬州那种大都市的大官?如果他真的当了行政官,洋人当官这麼稀有的事中国一定会有记载的。事实上,中国的史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
2. 马可波罗又说他曾经教导蒙古人制作回回炮攻陷了襄阳。襄阳献炮一事,元史也提了。但是提供者并非马可,而是一个波斯人。难道是元史记错了吗?不可能!因为襄阳献炮的时间是1273年,马可波罗自称到中国的时间是1275年;献炮的波斯人是1274年死的,那时马可还在路上呢!有人说,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名字和马可音近,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人呢?也不可能!因为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在1330年死於中国,而马可波罗是在1324年死在欧洲的。
3. 对西方来说,中国最有特色的茶、汉字、长城,马可波罗根本只字未提。
4. 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了不少波斯、蒙古叫法。
5. 马可波罗对中国南方的描写错误多,且非常公式化。
因此,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只到了波斯之类的国家,听那些波斯商人讲起中国的事情、看了些导览手册、又道听涂说,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和编造,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亦有人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理由如下:
1. 中国的史书虽然没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但有间接证据。在永乐大典?站赤的史料,有著忽必烈派三位使者去办事的史料(1291年),马可波罗游记也有写,三位使者的姓名完全相同。证明马可波罗在1291年确实在中国。
2. 马可波罗不识汉字、也不习惯喝茶,所以游记才没提到。
3. 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波斯、蒙古叫法,说明马可波罗在中国大多接触的是蒙古人、波斯人,很少接触汉人。
4. 他是一个洋人,对中国要有确实的了解是很困难的。虽然游记中错误不少,但不能因此证明他没来过中国。
5. 马可波罗对许多中国古迹、建筑的描述细微且正确,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不会这麼清楚。
虽然这些似乎可以对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的观点提出一些反驳,但很明显的,还是没有什麼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确实来过。把双方的说法统一一下,有了第三种观点,我也比较支持。那就是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但可能只到过中国北方,南方的事大多是他道听涂说或随便说的(这也能解释未何他对北方的描述较正确,南方描写错误多且公式化)。他不是什麼高官,他可能只是个小官、说故事的人,又或者只是个商人。他回到欧洲后为了出名捏造了扬州当官、襄阳献炮的事。如果真是这样,他不辞辛苦来华,的确是个努力不懈的旅行者;但由於他的虚荣心和片面而捏造事实,大为降低了他的历史地位。他在我国元朝时来到我国 并在忽必烈的赏识下 在我国做过官史书记载:商人马可波罗原是欧洲一名商人,在元朝来到中国,他留恋中国大好河山,所以决定留了下了,并且做了官.他一做就是10年,当他回到欧洲时,写下了《东方见闻录》,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书中写到:中国片地是黄金,随处可捡`并且描述了中国的繁华.为世界了解中国作出了贡献
马噶尔尼来到中国的主要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啊,这个我知道,我们初二历史老师才讲过.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打着英国女皇的名义说是要给乾隆祝寿,其实是想让打开中国大门【当时中国有闭关锁国的制度】,让我们中国成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虽然马嘎尔你带了许多先进的礼物,但是因为礼节问题,乾隆不同意【欧洲人是行鞠躬礼的】,清政府要求马嘎尔尼使团行三跪九叩大礼,而马嘎尔尼则要求用觐见英王的礼仪,行单腿下跪、吻手礼。双方僵持不下,最终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当马嘎尔尼向乾隆抛出他们此行真实的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的时候,乾隆皇帝一口拒绝,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警告他们不要再到浙江、天津贸易,否则必遭“驱逐出洋”。在天朝上国的闭关政策面前,马嘠尔尼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离开北京,返回伦敦。后来马嘠尔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
干的事确实不多....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夏尔尼使团前往中斟,井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圆圆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水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1792年,英国正在工业革命;急需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清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清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8月5日(清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廿三),英国使团乘坐一艘60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受到直隶总督的欢迎,送上大量礼物食品。英国使团副使斯当东的记述甚为详细,由于礼物太多,船上空间狭小,只能收下一部分,而“以后不须提出请求,大批免费供应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个排场的见面礼,让英国人大感意外,因为按照他们的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都是自理的。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原出处:https://news.yaliaojie.com/news/3330.html
本信息由鸭寮街发布,不代表鸭寮街立场和观点,如标记有误或者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