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由来与历史(万里长城的由来与历史300字)

来源:bianji2 时间:2022-04-03 18:05 阅读

万里长城的由来?

??为了收复失地,防

御当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族匈奴的南侵,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 万大军讨伐匈奴,将他们赶到黄河以北,并在北部地区设置郡县, 管理和保卫已取得的边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开始大规模

地修建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把秦、燕、赵、魏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三十万人力连续修筑了十余年,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

(岷县),沿黄河到内蒙古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 蔚县接燕国北长城,经张家口,东达燕山、五田、锦州延到辽东的 长城,全长1。

万里长城的由来是怎样的?

??长城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而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工程。因工程浩大而艰巨,它被誊为人类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为了相互防御,都修筑了烽火台、列城,以后逐步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长城的开端。

长城的历史的由来?

1.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2.长城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华夏分裂,必然,北方游牧势力就强盛,向南袭扰理所当然。于是齐、燕、魏、赵、 秦等各国各修各的长城以御北方来犯。这是长城的雏形。

3.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4.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5.接下来是,①出现了汉唐2个盛朝,北方游牧民族逐渐臣服于华夏②出现了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宋对峙,元朝大一统,华夏势微,胡汉杂居,民族大融合。对于①,汉族政权没必要重修长城。对于②,少数民族政权没理由修长城。这2条几乎使长城荒废了千年,几乎成了土墩墩。

6.明取代元后,为了防御蒙古鞑靼、瓦刺的侵扰,又开始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7.到了清的大一统,长城就几乎没有大的价值了,它正好位于清版图的南北中间,很有意思。

8.长城如今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中国之象征。但仔细品味长城,其实是一长段中国的荣辱史,民族的交融史。

长城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燕,赵等国修建的城墙连接起来,但并不是最早的长城,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基本都修建过大型的防御墙,如齐长城。以后历朝基本没有修建过,最多是把秦长城修补一下,只有明朝例外,大规模扩建。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基本是明代的the great wall?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长城全长约12600里。?

[特殊关口的名称---门]?

在万里长城上有许多关口。这些地方多以“关”、“口”命名。而在张家口的长城处,却以“门”命名,谓之“大境门”。?1.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原出处:https://news.yaliaojie.com/news/37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