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白塔的来历(北海公园白塔诗句)

来源:bianji2 时间:2022-05-23 00:26 阅读

北海公园(白塔堆云)总面积是多少呢?

 北海,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是一座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有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园",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是我国古典皇家园林中集诸多艺术为一体的一颗璀璨明珠。  北海总面积68.2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9.3公顷,水面面积38.9公顷。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蓬瀛仙境"的布局营建。琼华岛、团城和水云榭(中海之中)象徵传说中的"蓬莱"、"瀛洲"和"方丈"。全园以琼岛为中心,琼岛又以白塔为主要景观。琼岛的东、西、北麓景观更为别致,湖水中的五龙亭似飘若动,构成了北海又一独特景致。此外,位於北岸的"九龙壁"气势磅?,为中国仅有的3个九龙壁之一。

北海公园白塔的来历

北海公园的白塔是游客进不去,还是根本没有门?

应该是游客不让进,好像有门。

帮我找找关于白塔寺和北海白塔的资料

白塔寺原名妙应寺,因寺院以白塔为中心修建,故俗称白塔寺。妙应寺始建于元代初期,属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重要工程之一。

妙应寺白塔建于1271年,历时6年竣工,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选址、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白塔塔体为砖石结构,由塔座、塔身、塔刹3大部分组成,通高50.9米。塔座为三层须弥座,上雕有24个凸起的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塔身为7条铁箍紧束的覆钵体;塔刹分为3部分,底层为须弥座,中层为带有铜制华盖的相轮,华盖外沿有36片绘有佛字、佛像的华蔓,顶层为铜质鎏金空心小型佛塔,这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

白塔竣工之后,又在塔的四周修建了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等建筑,朝廷赐名“大圣寿万安寺”,到了1368年,寺院遭雷焚毁,直至明天顺元年,即1457年才重修寺院,并改名为“妙应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目前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东配殿和北侧厢房内都有文物、史料展出,天王殿为“佛殿瑰宝展”,意珠心镜殿为“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东配殿及北侧厢房为“元大都与白塔寺”,此外,寺院内还藏有一些元、明、清时代的唐卡、佛像、匾额等。

北海标志性建筑白塔寺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所建,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改为永安寺。主要建筑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配殿廊庑、钟鼓楼等。自下而上,依山势而筑。正觉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对称而典雅美观。由此可拾级登上白塔。白塔为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宝瓶形,上部为两层铜质伞盖,顶上设鎏金宝珠塔刹,下筑折角式须弥塔座。塔内藏有喇嘛经文、衣钵和两颗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致的善因殿。琼岛的西面有悦心殿,殿后有庆霄楼。西北面有阅古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附近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 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景物如画,美不胜收。

北海公园白塔的来历

白塔怎么由来的?(历史)

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

由于塔的功能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所以又称“佛塔”、“宝塔”。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材质不断丰富,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

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领略塔的文化魅力。

白塔的造型稳重大方,犹如一尊端坐的大佛。它高耸于一片低矮的民居之中,显示出一种凛然自尊的威严。白塔作为佛的象征(佛教中称塔为“浮屠”)而接受着众生百姓的膜拜。塔基为高九米的方形折角须弥座,须弥座是由佛座(莲花座)演化而来;塔身丰肩收腰,酷似佛的身影;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又象是佛像盘屈的下身;塔刹(即“塔脖子”)上端的华盖及塔顶为佛面的象征;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地处城郊接合部的营山县白塔片区,是营山县城的“东大门”。该区域北门河绕区而过,保存完好、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回龙塔是营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过程中,建设白塔公园,以公园集聚人气,拉动城市向东拓展,以此形成“一带两园”的新格局。“山水、人文、生态、休闲、娱乐是白塔公园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回龙塔(俗称白塔)是营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营山县令杨尚容于1824年(清道光甲申年)建造。

一、三、五、七、九级门、窗上有横额楹联。分别是“回龙塔”、“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威震山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海”。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11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宁远杨尚容来营山作县令时,听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便带领县衙随从站在县城至高点,即南门外印台山观察,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

为充分挖掘公园的文化和商业价值,拉动城市向东拓展,营山县在实施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和白塔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决定规划建设白塔公园。建设中的白塔公园景区占地面积300亩,概算投资7000万元。公园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并以白塔为核心,按照“两轴五点七区”的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公园分为历史文化区、白塔古迹区、休闲赏景区、儿童活动区、广场活动区、休闲娱乐区、滨河休闲区。X

泸州白塔位於泸市的商业中心:东邻成都人民商场(泸州分部),西邻重庆百货(泸州分部)和久盛百货,再往西不足500米就是国窖窖池,南边不远处就是长江,北有汇通和摩尔商业大厦。白塔周围还有灯光喷泉、十二肖相雕塑、奇树异花应有尽有,是休闲纳旅的好去处!但我写白塔决不会仅仅为此。

白塔又叫报恩塔,报什么恩?报母亲养育之恩。泸县县志载“泸州安抚史冯辑,幼年丧父,离母及长,官居于泸。诞日,在乞食群丐中寻得老母,遂建塔以报母恩,故名报恩塔”。意思是说泸州历史上有一个当官的叫冯辑,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成人后离开母亲和哥哥到泸州当安抚史。一日,在一群要饭吃的人中找到了老母亲,所以建塔以报母恩!这太俭简单了,一个当官的如果搜集了大量民脂民膏,然后为自己的老母修塔这有什么教育意义呢!要是那样,现在各地不是有不少一夜暴富的大富翁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在修祖坟吗!难道这些人也值得学习吗?非也。日前我听到了一个关于白塔的民间传说,与上述记载稍有不同,我感到却有教育意义,现概述如下:

宋朝有学子叫冯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兄弟俩靠母亲一人养育成人。冯辑自小克苦读书,而其兄只爱劳动不爱读书。也好,这样母亲也多了个帮手,为小冯辑学习创造了一定条件。小冯辑由于学习努力,不足二十岁就考取了功名,并被派遣到泸州当安抚史。在宋朝安抚史不只管军队,还兼任地方长官。由于冯辑勤政,将泸州治理的津津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深受泸州人民的爱戴。一年冯辑原籍岀现传染病,哥哥病死,母亲离家出走,沿路乞讨来到泸州。一日冯辑抚慰难民,在难民中看到了母亲。但老母已双眼失明,认不岀跪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冯辑痛哭失声,自言自语地说:儿子不孝,让母亲受苦了。冯辑想用眼泪和舌液医治老母的眼疾,他这一举动感动了当时的泸州名医,名医将冯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久使冯母复明。复明后的母亲,对冯辑要求更加严格,冯辑更加勤政,将泸州治理的更好。在冯母去世后,当时泸州乡绅百姓想集资为冯母建塔,但冯辑不准。到冯辑去世后,泸州人民才修建了报恩塔,报答冯母养育了好儿子,使泸州人民过了一段平安富裕的好日子。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原出处:https://news.yaliaojie.com/news/48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