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也能借 员工向老板借钱10万

来源:编辑整理 时间:2022-06-02 22:00 阅读

关于员工也能借的问题,下面农商科技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员工也能借

员工也能借

  原标题:员工也能借?疫情期间企业面临招工难 “共享员工”火了

  疫情影响下,一些企业生产不饱和,出现了员工过剩,而有的企业又面临招工难,“共享员工”这种新型用工模式悄然兴起。是应对疫情的临时之举,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湖南长沙宁乡市“共享用工”

  让员工稳岗就业

  刘利兵是湖南株洲一家生产风力发电机叶片企业的员工。由于疫情和天气因素,今年春季,下游产业对风力叶片的需求减少,企业只好给刘利兵等300名员工放假,只发放1000多元的基本工资。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就在这时,宁乡基地的空调生产进入旺季,快速增长的订单让他们急需增加员工。往年春节后,企业就会面向全国进行招聘,而今年由于全国多点散发疫情,他们改为省内招聘。这导致企业招聘的人数大量减少,无法满足企业的订单需求。

  企业找到人社部门帮忙协调,人社部门快速匹配,不到半天时间,刘利兵等100名工人就成为宁乡空调基地为期两个月的共享员工。现在,刘利兵在空调生产企业每月收入6000多元,再加上原来企业的1000多元基本工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美团:

  北京商户可申请将员工转为驻店骑手

  5月26日,美团发布官微发布消息称,为帮助商户在暂停堂食期间留住员工、拓宽空闲员工的收入渠道,在政府指导下,美团面向北京全市美团外卖商户开展“共享员工”招募,商户可申请将员工注册为驻店美团骑手。

  位于房山区的大鸭梨良乡店开业至今已超过20年。在美团业务经理的建议下,店长申晓峰在五一假期期间加入了“共享员工”计划,让员工注册成为驻店骑手,主要负责配送本店订单。为保障用户体验,他挑选的第一批注册骑手都是老员工,不仅了解店里各种菜品的出餐时间和配送要求,对附近的环境路线也谙熟在心。此外,美团配送在骑手上岗前也会引导其进行配送技能培训及考试,加上站长和老骑手在日常工作中的“传帮带”,几乎零经验的张志龙和同事们很快都成为了 的骑手。

  申店长表示,刚开始员工们每人每天只能送几单,现在已经稳定在二三十单。“特别是在午晚高峰,对缓解运力紧张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员工也能获得收入,一举两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王轩工作的云海肴餐厅门店仍然处在歇业状态。然而“待业”不久,他就收到公司通知,可以通过自愿报名“共享员工”临时调往盒马鲜生工作。

  “目前的疫情对于餐饮业的冲击很大,餐饮企业需要负担起房屋租金、人员用工等成本;而对线上零售企业而言,由于线上订单激增,他们当前面临较大的用工需求。”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价值成长中心总监陈娜说,盒马提出向暂时歇业的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的想法,并与云海肴等餐厅迅速达成一致。“共享员工”的合作成为国内企业应对疫情进行积极自救的一次创新之举。

  前两年,沃尔玛、京东7FRESH、永辉等多家零售企业也陆续发布“员工共享”计划,向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院等企业员工发出邀请,以期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员工如何“共享”?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用工需求大的企业与输出企业及其员工协商一致,签订三方协议借调员工支持生产,还有一些企业则委托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协议。

  “共享员工”薪资待遇多数以时薪、计件方式结算。据万孚生物、盒马等企业介绍,调剂借用期间员工的工资由借用单位承担并由原企业发放,按实际工作时间结算报酬,社保关系没有改变。

  “共享员工”模式也十分灵活,原企业复工即可返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共享用工”不改变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原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等权益。原用人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借出员工。原用人单位和借调单位均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进行违法劳务派遣,或诱导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

  疫情之后“共享员工”能走多远?

  北京市天平(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欧卫安认为,“共享员工”是特殊情形下产生的一种临时用工模式,涉及比较复杂的法律关系,对于企业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法律风险。“共享员工”可能只是当前的权宜之举,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不会继续大规模存在。

  也有一些受访企业对“共享员工”较为看好。赵业舟说,共享单车行业是季节性很强的行业,每年夏季都有突出的用工需求。其实“共享员工”的需求一直都在,例如每年双十一期间物流的需求特别大,和我们一样,企业往年都是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调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指出,能否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或互联网服务商打造员工共享平台,汇集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和需求,在线上达成用工协议,通过线上服务精简用工流程,让员工尽快上岗。此外,一些效仿企业也须约定清楚供需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是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风险与责任归属。

  疫情之下

  我们身边还生出哪些“新经济”?

  “两小时出行圈”成新风尚 疫情之下也有“诗和远方”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外出旅游让很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短途游、市内游成了人们的新选择,露营这一出游方式更是“火出圈”。

  “飞猪旅行”等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关于“露营”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20%,五一假期期间露营订单量更是环比增长超350%,更安全、更便捷、更轻松的“两小时出行圈”成为大多数家庭旅游出行的“新宠”。

  堂食转外卖 预制菜带回“烟火气”

  疫情之下,餐饮业也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今年春节以来,预制菜因其方便快捷的即食属性备受消费者青睐。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淘宝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100%,盒马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345%。面对新的机遇,传统餐饮企业也纷纷加码入局。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公园北门附近的一家饭店负责人表示,虽然少了往日的喧闹,但餐饮业并没有闲下来。“我们摆在门口的凉菜、卤味和半成品基本每天都能卖完,整个5月份外卖订单增长了近四成。”

  数字经济提速升级 “云端”市场释放新动能

  打开直播间跟随刘畊宏跳起毽子操、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带着孩子在网上“云”游博物馆……疫情期间,“云端”市场展现出强大活力,数字经济提速升级,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需求持续释放。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实体经济加速渗透,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原出处:https://news.yaliaojie.com/news/54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